久久文学网www.99wenxue.com

一夜好眠之后,柳絮早早地便在院子里开始练功了。

辰时初,她收拾妥当后,便去了父母院子里陪徐若兰以及两个弟弟用早饭。

“阿姐,夫子说今日要带我们去沐风书院,和那边的学生一起上农耕实践课。”吃饭途中,旭哥儿突然开口说道。

两个孩子已经过完七周岁生辰,按这里的算法已是八岁了。因家里条件好,营养均衡,小孩子长得快,如今兄弟俩都到她肩膀了。

柳絮咽下口中的蒸饺,轻轻点头道:“那挺好的,实践出真知。跟着贵叔好好学,不论你们日后走哪条路,农耕知识都很重要。”

在这个时代,会这些技能,能让他们日后无论遇到何种处境都不至于饿肚子。

旭哥儿乖巧地点点头,柳絮又看向自家小弟,不禁有些不忍直视。

明明两张一模一样的脸,做起事来差别却如此之大。旭哥儿吃饭斯文有礼,任谁瞧着都是谦谦如玉的小公子,可道皓哥儿呢……一手一个包子,三口就炫完一个,还不忘低头给自己灌一口粥。不知情的,还以为家里苛待他了。

不过,倒也有个好处,看着他吃饭,大家都挺有食欲。

“咳咳,皓哥儿,你阿姐说的话你听见没有?”同样看不下去的徐若兰忍不住出声问道。

“啊?哦!听见了,放心吧,娘亲,阿姐,我会好好学的!”皓哥儿迷茫了一瞬,赶紧回话道。

他可不敢不好好学,他哥就是阿姐说的腹黑鬼,表面上一副乖巧模样,私下里可没少整他。

他现在无比希望快点长到十二岁,他亲爱的娘亲说了,等十二岁以后他俩就能分开住了。他要选一个离他哥最远的院子!

没人知道皓哥儿心中所想,母子四人用完早饭,两个孩子去学堂了,柳絮和徐若兰也开始忙活各自的事情了。

天气回暖,不光地里的活儿多了起来,几个作坊也忙碌起来。

尽管边境正在开战,但对百姓来说,种地仍是头等重要的事。

只要战火没烧到近前,他们便该干嘛干嘛。若是有情况,朝廷肯定会下达通知的。

可以说,东盛的百姓如今心理素质极佳,这也多亏了新粮种。

俗话说,手中有粮,心中不慌。再者,萧衍这几年把东盛治理得很好,肃清了不少贪官,剩下的那些小官哪个不是夹紧尾巴做人,生怕哪天自己就被押到菜市场问斩了。

边境无坏消息传来,朝堂上不少官员又开始琢磨皇帝后宫的事了。

“陛下,您如今已年近弱冠,可后宫却无一人,还请陛下为了社稷着想,尽早扩充后宫,为皇家绵延后嗣。”

“是啊,陛下,先皇在您这个年岁的时候,已经有三位子嗣了。”

“请陛下三思!”一众大臣纷纷跪地请求。

萧衍坐在龙椅上,眉头紧皱,神色颇为不耐,“朕的后宫之事,朕自有主张,诸位爱卿无需多言。”

“陛下,国不可无后,还望陛下早做定夺啊!”一位老臣声泪俱下,言辞恳切。

萧衍冷哼一声,“朕每日忙于政务,操心边境战事,哪有心思顾及后宫?况且,如今国家尚不稳定,谈何绵延后嗣?”

大臣们面面相觑,一时不知如何应对。

这时,葛太傅站了出来,“陛下,臣等也是为了江山社稷着想,还望陛下能够理解臣等的苦心。”

萧衍目光凌厉地扫过众人,“朕明白你们的心思,但此事休要再提。如今当务之急是稳固边境,让百姓安居乐业。”

大臣们见萧衍态度坚决,也不敢再多说,只能暗自叹气。

退朝后,萧衍回到御书房,心中烦闷不已。他并非不想成家立后,只是觉得如今时机未到。

-->>(本章未完,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)